孔天胤

楼主
孔天胤
孔天胤,山西汾州人。明朝人。由进士授按察使司。生卒年月不祥
1楼
孔天胤

  孔天胤(1505—1581),字汝阳,号文谷子,又称管涔山人,死后门人称文靖先生。汾州文同里百金堡人(今文水县)。祖父是晋的政仪宾(今说女婿),父亲孔雄骏是庆成王府的仪宾,被封为奉训大夫。

  孔天胤出生名门高贵,从小聪颖过人,嘉靖十年(1531),乡试中举,第二年,又以一甲第二名的成绩进士及第,当地的人称他为孔榜眼。因明代的制度规定,凡宗室外戚,不准担任京城的官职,所以孔天胤只能去陕西担任按察司佥事、提督学政。不久又降为祁州(今河北安国)知州,后来又被提升为河南按察司佥事,复以布政司参议,提督浙江学政,历陕西按察司、右布政使,转河南左布政使。他做官清政廉明,每到一地,都受到人们的称赞。辞仕回籍后,筑“文苑清居”、“寄拙园”等小园,经常与朋友们在园中吟诗、谈文。

  孔天胤以精研理学闻名于世。他的学说继承了宋代儒者的“格物、致知、明辩、笃行”的宗旨,讲求教学者首先要端品励行,其次才是研求文词,教育人要重视反省自己本人,然后才能以自身做为弟子的典范。

  孔天胤曾与王道行、吕仲和、裴邦奇等组织诗社,以诗倡和,很受当时学者的推崇。他一生著有《孔文谷文集》20集、《孔文谷诗集》14卷,《霞海篇》1卷,均被《四库全书》著录。他还编著了《汾州志》8卷,但已流失。

2楼
孔榜眼天胤八首


  【春尽将巡永嘉早发钱唐回寄宪府诸公】

  方此轸离居,复当春候改。
  落英空晓霏,垂条谢暄霭。
  牵迹阻澄江,流筏纵沧海。
  回缅武林云,知予片心在。


  【寒食放吏斋居悄然】

  龙忌殊乡国,鸡栖感岁时。
  云天沈旅况,风日倍离思。
  杏雨春城暗,兰烟晚径迟。
  搴芳欲有赠,淹蹇意空持。


  【夏夜永嘉馆】

  下马送春色,端居延夏阴。
  流光坐自叹,日暮不成吟。
  客路连沧海,归心满旧林。
  沉忧何所似,波涌大江深。


  【夜坐】

  寥寥郡斋夕,悄悄客心幽。
  露气因风发,花阴带月流。
  城高闻鼓角,地爽识边州。
  去国怀多旷,兼兹永夜愁。


  【秋怀】

  木落雁南渡,天高秋色深。
  凉飚鹔夕露,疏雨散朝阴。
  水冷鱼龙息,山空猿鹤吟。
  将因理归驾,贞此岁寒心。


  【送秋渠出巡】

  方此惊春驶,如何动使车。
  惠风流草际,新雨到田家。
  绿荫垂堤叶,红牵鹔水花。
  可因吏事迥,不为惜年华。


  【国清寺】

  寥寥人境外,别有一林中。
  萝幌晴峰色,花钟夜壑空。
  凉泉漱初月,幽木写遥风。
  虽未成永托,淹留足微躬。


  【石梁】

  神岭划如辟,亘空绵一梁。
  虹衢玉京路,烟道羽人乡。
  迸水藏金涧,悬萝暗紫房。
  尚迟瓢锡度,临眺伫斜阳。


3楼
孔天胤的书法

4楼

請教:

   有了介孔天胤的宗亲,能否提供該支世系,现其后裔在寻根问祖.

  现所知,該支在五十四世时由山东曲阜外迁至山西汾阳府.孔天胤是六十代"承"字辈,父孔雄骏则为五十九代"彦"字辈了.没看懂"祖父是晋的政仪宾"这句中的"晋"作何解?請宗亲指点.

   我在此 先代汾州府的宗亲向大家表示感謝了.

5楼

查 明史现资料整理如下:

  明太祖 朱元璋  (马皇后 马秀英) 第三子   朱  棡   封 晋恭王

  晋恭王 朱  棡  (樊氏)          第四子   朱济炫   封 庆成王 落藉山西汾州府   有女嫁孔天胤祖父

  庆成王 朱济炫   女儿(封县主)嫁孔雄骏(孔天胤之父) 生 孔天胤

明 蕃王女儿封号:

  郡王:  女儿封县主  

         孙女封郡君

       曾孙女封县君

       玄孙女卦乡君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