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認為,陳復先生文中出現如此低級錯誤,實屬不該。
不過筆誤孰人能免?我們不應糾纏于此,我們應好好讀一讀陳先生的悼詩。
小可不才,愿意談談對這首詩的理解,聊作引玉之磚。
這首詩的首聯是:
中土飘摇甲子年,儒学凋蔽鬼凌天。
中土,自然指大陸地區,飄搖甲子年,是指**建政,神州陸沉,已經約六十年了;
儒學在這六十年之中,從一開始就被不公平的對待(實乃幾千年中未有之事),以至于後來的破四舊,批林批孔達到了歇斯底里的最高峰,真可謂是魑魅當道,暗無天日,正道不彰,一片凋蔽。
仰望圣裔迁台域,摇举正流复政权。
圣裔,自然是指宗主德成公,隨國民政府播遷來臺;
堅持中華正統,早年堅拒日寇的不良企圖,現在也不與**同流合污;體現了孔夫子“吾道一以貫之”的中庸之情。
人毁伦常无道统,公张德业有王田。
這句的對仗,以兩岸的情況做對比,一邊是以毀棄倫理,破壞道統為己任(以破四舊,文革為例),一邊是以傳承、延續中華傳統為己任(以“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為例)。兩廂對照,讓人不勝唏噓。顯然我們宗主,是站在了歷史正確的一邊。
黯然神器何归国?灵识先回孔庙前。
尾聯是說,宗主生前沒有看到中華文化在大陸的復興,也沒能等到一個道歉,生前是有家不能回,過世之後,他老人家的魂魄,將會歸向何處呢?也許,還是會回到大成至圣先師的廟前,向祖先孔夫子先報個道吧。--宗主魄兮歸來!
這是小可的粗淺解讀,匆匆不盡其意。如果陳復先生看到,萬勿責備,更有請同宗各先進批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