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2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28
    • 经验4367
    • 文章186
    • 注册2011-03-02
    [P]我觉得没有必要将家谱制作光盘对外发行,也不可这样行为  一定将会引起众多的社会问题,随便想想都会知道。。。[/P][P]家谱家谱是家里私有的,公开了,隐私全都泄露了,在现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隐私保护观念一定要加强。。。我刚进来时就发了一篇致网站管理员的帖,不知道是不是卫东爷在管?好像并没有采纳进行设定,抑或是网络技术问题而没有达到效果。。。[/P][P]我个人建议由总会续谱机构维护家谱数据库,在内部局域网站提供入口(不在Internet上),对外提供查询服务即可。更改、新增功能须线下作业,须提交表格、旧谱资料等交续谱办,经各修谱精英们考证确实后再行异动。[/P][P]对家谱数据库的维护管理须设有效监督机制,由总会和各分会代表监督。。[/P][P]细则须共同讨论议定,不能总会说了就算,也不可数字化机构一厢情愿,要与各分会共同讨论商定。。。[/P][P]以上拙见。。[/P]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05
      • 经验14222
      • 文章396
      • 注册2011-05-17
      有个概念更正一下,不是光盘谱页图片而是电子书的家谱,你要看什么信息直接生成和书一样的谱页且标红所要信息翻页后前页消失盗版的可能没有。且数代传承图与书页同时出现,点人名直接书页到人翻看简单方便,统计男女人数、不同学历人数等相关信息。等同于印刷版家谱,但容量大信息全翻看方便。书版翻看最大不便是父子不在一页且重名太多、出嗣入嗣没有逻辑体现全凭人判断,电子书这些全都解决。
      个人信息:曾任续修机构"计算机数字化总监"(详见世家谱卷首续修机构人员组成名单)
      在线情况
      2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5
        • 积分3477
        • 经验56977
        • 文章2951
        • 注册2005-01-07
        想个俩全的办法,可否同支谱一样,分支派.总会掌控总盘.先做修改资料的工作.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05
          • 经验14222
          • 文章396
          • 注册2011-05-17
          论坛就是要讨论争论不然就叫公告栏或通知栏
          个人信息:曾任续修机构"计算机数字化总监"(详见世家谱卷首续修机构人员组成名单)
          在线情况
          2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05
            • 经验14222
            • 文章396
            • 注册2011-05-17
            个人认为族人都应该看总谱了解祖先的繁衍迁徙的过程,兴旺发达的是什么原因,衰败是什么原因,教育和兴旺的关系,战乱和迁徙的关系,改朝换代对繁衍的影响,故事多了。看过总谱的人站的高度不同,也就理解续修接续的复杂艰辛。
            个人信息:曾任续修机构"计算机数字化总监"(详见世家谱卷首续修机构人员组成名单)
            在线情况
            3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05
              • 经验14222
              • 文章396
              • 注册2011-05-17
              当今个人信息要保密的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银行账号,还有哪些大家关注要保密的信息可一一列出共同探讨
              个人信息:曾任续修机构"计算机数字化总监"(详见世家谱卷首续修机构人员组成名单)
              在线情况
              3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22
                • 经验4060
                • 文章209
                • 注册2007-02-03
                [P]儒家思想为人处世在“中庸”二字,事物都是两方面的。“中庸”的思想同样有积极方面的意义,也有消极方面的意义,就看何时何事在什么角度去理解。[/P][P]就是这一中庸思想,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演变与各种各样的解读,到现在也很难有统一定论。[/P][P]关于宗亲族谱的事,我想包含着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对于还未能续接上的一些宗亲,我完全理解他们的心情,当然通过一些补救的方式也是完全必要的。对于现今信息社会而言,完全有可能。但事物都是两方面的,有利必然有弊。过度开发与公布家谱的资源会出现我们现在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我主张应在第五次续谱领导机构的统一协调下进行,需要一些年长识广的人士的集体智慧。[/P][P]我个人认为对于已经过世的人理清传承关系是可以进行研究保存的,对于现在活着的人的相关信息尽可能多的不予公开。特别是对一些有影响有公职人更应加强保护。[/P][P]国家的历史、地方的志、家族的谱,这些具有同等的重要(对于相应的范范畴而言)。当时的社会一些是非在所处的时代是很难定论的,有些只能留给后人去处理比较妥当。[/P][P]同样而言,网络时代方便快捷,但网络时代也有网络时代的问题。[/P]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22
                  • 经验4060
                  • 文章209
                  • 注册2007-02-03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谁也不能断定若干年后不会有类似文化大革命的事件发生。只不过在形式或其他方面不可能完全一致而已。我个人认为开拓进取是需要的,但稳妥守旧有时也是需要的。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05
                    • 经验14222
                    • 文章396
                    • 注册2011-05-17
                    [QUOTE][b]下面引用由[u]孔祥晓[/u]发表的内容:[/b]

                    [P]儒家思想为人处世在“中庸”二字,事物都是两方面的。“中庸”的思想同样有积极方面的意义,也有消极方面的意义,就看何时何事在什么角度去理解。就是这一中庸思想,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演变与各种各样的解读,到现在也...[/QUOTE]
                    [/P][P]你的观点能这样理解吗即去掉在世之人的所有信息或或上几代的信息这样处理也是可行的,名字要保留还是XX[/P]
                    个人信息:曾任续修机构"计算机数字化总监"(详见世家谱卷首续修机构人员组成名单)
                    在线情况
                    3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05
                      • 经验14222
                      • 文章396
                      • 注册2011-05-17
                      你们可能不知,仅民国谱上万处错误找出改错通读好几个人干了一年多还有许多无头案,新谱信息量大了许多,错误也不会少,发动大家会快、准、好的修正。不然60年后在世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个人信息:曾任续修机构"计算机数字化总监"(详见世家谱卷首续修机构人员组成名单)
                      在线情况
                      3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22
                        • 经验4060
                        • 文章209
                        • 注册2007-02-03
                        [P]首先我无法明了“新谱光盘”与“孔子世家谱续修办公室”是个什么样的关系;[/P][P]其次,我反对将家谱资料网络化;[/P][P]第三,我不主张将续修家谱的事情商业化。[/P]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1
                          • 积分718
                          • 经验19328
                          • 文章648
                          • 注册2004-02-07
                          [P]我觉得光盘肯定是个好东西,对于我们这些喜爱家谱的人来说,一直是很希望拥有,也是在苦苦等待续谱办能够推出这个(原以为这个在续谱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对于查找和接续都是很方便的,而且是功能强大,但是感觉楼主游离于总会又和总会有很强的很深的联系,不知何故不可以和总会一起来做这个事情?至于泄密信息什么的我倒不觉得有什么,家谱上面也不太牵涉很多个人隐私,[/P]
                          岭南派惠州支长乐始祖希革公第十子伯义祖之后
                          入川祖为兴福公(1718~1795)
                          入川地四川隆昌县响石镇搞子山......
                          QQ:5720777  川渝QQ群86462322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