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
加入收藏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论坛
排行榜
最新帖子
管理团队
应用
搜索
孔氏宗亲网
交流区
休闲生活
文艺天地
查看帖子
主题:
《诗经》读记(2)
回复:
2
帖
上篇
返回版面
下篇
发表新主题
发起投票
回复此主题
1
复制本帖地址
孔繁明
2006-01-15 07:31:22
阅读:2590次
回复
只看此人
楼主
积分
645
经验
5654
文章
517
注册
2006-01-10
《诗经》读记(2)
(2)《邶风·日月》和《王风·葛藟》
先把原文附在前面吧,这样指点起来似乎方便,免得再去搜索也麻烦。
《日月》:
日居月诸,
照临下土。
乃如之人兮,
逝不古处?
胡能有定?
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
下土是冒。 冒:覆。此句同照临下土
乃如之人兮,
逝不相好。
胡能有定?
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
出自东方。
乃如之人兮,
德音无良。
胡能有定?
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
东方自出。
父兮母兮,
畜我不卒。 畜:音序,养
胡能有定?
报我不述。
《王风·葛藟》
绵绵葛藟,
在河之浒。
终远兄弟,
谓他人父。
葛藟
绵绵葛藟,
在河之涘。
终远兄弟,
谓他人母。
谓他人母,
亦莫我有!
绵绵葛藟,
在河之漘。
终远兄弟,
谓他人昆。
谓他人昆,
亦莫我闻!
这样两首诗放在一起,原因在于我觉得它们有共同之处,有可相互证明的地方,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所“不平则鸣”的原因,都值得放在一起来研究阅读的。
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这是《诗经》中比较“现实主义”的诗歌,是对社会生活状况和个人生存的写照。我们先从《日出》说起吧,“日居月诸,照临下土。”太阳月亮都是普照大地的,所谓“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可是转移到人的身上,当时的社会状况并不让人满意了,“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不象“古代”那样“公平合理”了,已经是“胡能有定,宁不我顾”了。一部分人过着优裕安适的生活,而另外一部分人却衣食无着了!
人的美好生活的理想可谓久远矣,生生不息的追求延绵不绝。我们知道,在原始社会时,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度低下,社会生产中重视的更是“合作”,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的合作集体也逐渐的被冲淡而开始解体,社会分配体制中开始有了私有,也开始有了不公正合理的地方,而且这种程度也在逐步加深,剥削压迫也在加重。
可以说是社会关系的变革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变化,而面对人与人关系的变化带给人情感上的冲击是严重和深刻的,有着深重的痛苦和深度的困惑。当人们经历这样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时,这种情感和情绪的勃发,在诗歌中必然会有充分的体现。《日月》与《葛藟》是也!
再说《葛藟》,“谓他人父,亦莫我顾!”我想起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来,阿Q也说自己姓赵,赵老太爷打了他耳刮,骂他不配姓赵。而在阶级诞生之初,是不是也开始有这种状况的出现呢?“谓他人父,亦莫我顾!”,我看不能排除吧!
全世界只剩下一种表情,等待英雄.我就是那条---龙
圣者冠京城,韵传九州新。绝代无其右,天下第一尊。
衢州五支,青城永巨户
孔德松
2006-01-15 17:41:50
引用
只看此人
2
楼
积分
394
经验
10162
文章
391
注册
2006-01-14
好
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 【河洛派 河南-洛宁-窑头户】
孔繁明
2006-01-16 11:15:46
引用
只看此人
3
楼
积分
645
经验
5654
文章
517
注册
2006-01-10
谢谢!
全世界只剩下一种表情,等待英雄.我就是那条---龙
圣者冠京城,韵传九州新。绝代无其右,天下第一尊。
衢州五支,青城永巨户
发表新主题
发起投票
回复此主题
1
Copyright
©
2003-2025 孔氏宗亲网 -
清空COOKIE
-
手机版
-
RSS
苏ICP备05069628号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
Page created in 0.0801 seconds with 3 querie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