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声望+3
    • 财富5
    • 积分2351
    • 经验34120
    • 文章1965
    • 注册2004-04-12
    [转帖]『煮酒论史』 [国学宗教]孔子是我哥
     有趣的文字,有时是真能当饭吃的。
      
       譬如某年某天,我就被以下这段文字弄得忘了进晚餐——
      
       “孟子的政治哲学与孔子的政治哲学有一个根本的不同之处。孔子将政治的中心学说是‘政者正也’,他的目的只要‘正名’、‘正己’、‘正人’,以至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的政治。……孟子却用墨子的‘利’字。但他又不肯公然用‘利’字,故用‘仁政’两字。他对当时的君主说:‘你好色也不妨,好货也不妨,好田猎也不妨,好游玩也不妨,好音乐也不妨。但是,你好色时,须念国中有怨女旷男;你好货时,须念国中穷人的饥饿;你出去打猎、作乐游玩时,须念国中的百姓有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痛苦。总而言之,你须要能善推去所为,你须要行仁政。’这是孟子政治学说的中心点。这可不是孔子‘正’字的政治哲学了。若用西方政治学的名词,我们可说孔子的是‘爸爸政策’;孟子的是‘妈妈政策’。爸爸政策要人正经规矩,要人有道德;妈妈政策要人快活安乐,要人享受幸福。”
      
       以上文字见诸胡适所著《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东方出版社,1996),胡适确是风趣幽默之人,且这幽默非常高级。胡先生是以治学严谨称著的,想不到一幽默起来竟这么厉害。这不由让我想起林语堂,众所周知,林语堂先生是大力提倡幽默的。我若没记错,林先生好像说过《论语》一书编排得不好的话,我当时就大吃一惊,林先生可是“两脚踏中西文化”的一代文化大师哟,但没这种踏法,这是轻薄,会落水的。我是深切认可钱穆和杨伯峻二先生有关《论语》经过精心编辑这一结论的。随手举个例子:
      
       《论语》“为政篇”开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接下来——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表面一看,的确编排得“不好”,开头说“德”,怎么突然就绕到《诗经》上去了?在我看来,这结构何止是好,简直是“神构”,神来之笔!德是什么?德就是“思无邪”。孔子举的例子多高明啊。林先生走眼了。
      
       但几千年来,走眼的何止一个林语堂?!
      
       单以我个人经历而论,《论语》在我是几岁就开始读的,且不是那种好玩似的读,是那种近于严苛意义的,随时要吃父母板子的那种读。《论语》也的确和别的儒家经典如《春秋》、《书》、《诗》等不一样,后几个是给成人读的,我自己也是成人以后才读的。稍懂历史的都晓得,西汉文帝时开始设置《诗经》博士,武帝设置了“五经博士”,直到西汉末年,已经有十四博士了,但一直没给《论语》设置博士,何止西汉,就是东汉也一直没给《论语》设博士。历史事实:《论语》的确是一个儿童读物。还有一个更让人喷鼻血的真相:直到汉代,《论语》还常常被学者们简称为《传》或《记》,其目的不过是将它与庄严神圣的“经”区别开来。总之,《论语》在那个时代地位不是很高。直到朱熹成为学术超男,《论语》的命运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元皇庆二年,即公元1313年,恢复科举,朝廷下诏定朱熹的《四书集注》(里面就有《论语》)为必考题,朱学被定为科场程式。到朱元璋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简直赶上了文革的红宝书了!我不好说朱熹走眼了,他应该是故意走眼的。我不喜欢这个人,一点都不喜欢。自那以后的读书人,谁敢说自己没走眼?有时一想到好好一个后生,在那摇头晃脑死背《论语》,我都觉得恶心。
      
       但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论语》这书不好。《论语》是非常了不起的一部书!编纂之精巧,文字之简约,意态之温柔,意境之悠远,人物形象之丰满,都让我叹服,以至于一直就是我的枕边书。尤其是书里面的孔子,真让我觉得舒服。永记得生命中,父亲教给我第一个毛笔字:圣。繁体字的圣。大写的圣。父亲说:这是孔子,接着说:这是古代的大圣人。那天正下着大雪。江南那种湿润的冬雪。乌鸦们一阵阵从阴晦的天井上空飞过。我当然不识何为圣人。只单单隐约地觉得这个名字很怪:他是小孩子么?瘦小的手掌,握住粗大的狼毫,这个“圣”字真堪沉重啊。又寒冷,又沉重。这个“圣”字还怎么摹写?稍大一点,能简单理解《论语》了,觉得孔子不讨厌的,这老头很有人味,颜回死了,他是真的悲伤,马棚失火,他第一时间问伤人了没有,没去问马,那时候马的价钱应该不低。这样的事例,书里有很多。总之,我觉得孔子不那么讨厌,但也没把握直接证明他的可爱。
      
       进一步的扭转是到1998年冬天,我祖母过世了。她躺在棺中,那冰冷、变形的脸庞——亲如我者都难以辨认。平生第一次,我流下那么多的泪,因为直击心灵的大悲痛,世上再没人能那样宠爱我了。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了孔子的死。公元前479年4月某天,那著名的死。那天,该有多少泪水?该有多少翻腾的心灵?我想,那段黑暗而漫长的、据说需要孔子负责任的历史甚至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或者说,不那么能说明问题了。子贡守孝6年,足够我将《论语》再读上600遍。不是吗?
      
       原来,他一直那么幽默,温柔,活泼,灵动,清新,刚健,率性,真诚……他和我所认识的老师好像很不一样,和谁都不一样。他是特殊的那一个。甚至,要是时光倒流,我很想认识他。不说别的,就和他静静站在河边,一块儿感叹:逝者如斯夫……那种感觉想必很独特。他,当然也是一个诗者,和我一样。他当然是谦虚的,但又那么骄傲。他当然是敏感的,幽微的。还有,他喜欢微笑。他的哲学就是微笑的哲学、温暖的哲学。他还喜欢歌唱。喜欢哭。他和我一样,也放过牛。在春天的山头放牛,一样有美丽的蝴蝶飞来飞去,尽管它们的寿命是那么短。但那份美、那份感动却是永恒的,我知道,我深信。
      
       我不喜欢当他是什么圣人,世上哪有什么圣人?!近来有个不好的风气,喜欢拿外国人对孔子的崇拜来说事儿。譬如说法国18世纪的重农学派领袖、古典经济学家魁奈的弟子米拉波曾这么说过:“孔子立教的目的,在于恢复人类的天性,不再为愚昧和贪欲所蒙蔽,所以他提倡敬天,畏天,战胜贪欲,勿以情欲支配行为,应以理性为标准,凡是不合理性的叫他们勿动勿思勿言。道德信仰优美到了这个地步,真是无以复加了。但是还有一件要事待我们去做,就是把这种道德教训普行于世界,这就是吾师的事业。”诸如此类的话我实在不喜欢,也许有很多国人喜欢,就让他们喜欢去吧。当然我更不忍心有人当他是丧家狗。孔子是曾经狼狈过,过匡被围,有人想杀他,在陈断粮,等等,的确不堪回首,但我们应该想想,在那样一个年代,他毅然决然去做的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后生当他是丧家狗,解构过度了。
      
       说这么多,直接点吧:孔子于我,就是一个精神上的大哥,我是他的小弟。我不觉得这是狂妄之语。我说的心里话。我就是觉得他离自己很近,值得交心,喝点啤酒,吹着江风,谈谈人生与理想,不亦快哉!
      
       建明于广州
       2008、4、10
    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
    令字辈,平阳派二支(漆桥支)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声望+3
      • 财富5
      • 积分2351
      • 经验34120
      • 文章1965
      • 注册2004-04-12
       写在前面的话 之二
        
         有意思的是,和孔子称兄道弟的,原来竟不止我吴建明一个!有人比我更早。明朝的刘谐,便自称是孔子的哥哥,真够狠!这个刘谐,据说是明隆庆五年进士,但事迹只见于李贽这篇《赞刘谐》,因此历史上有无刘谐其人,这事儿还得两说。个人以为,和孔子称兄道弟,拿孔子开涮,应该是李贽自己的主意,刘谐不过是他拿来说事儿的幌子,古代的文人写文章爱这么干。
        
         《赞刘谐》——
        
         有一道学,高屐大履,长袖阔带,纲常之冠,人伦之衣,拾纸墨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是未知我仲尼兄也。”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曰:“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其人默然自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
        
         大意是:有个道貌岸然的道学先生,在故纸堆里折腾了一回,拣了些破铜烂铁,就以为自个儿真是孔子的铁杆粉丝了。有次碰到刘谐,刘谐挖苦他说:小子,你知否,俺可是孔子的哥哥哟!料不到那家伙勃然大怒:靠!小子你太无礼了!要不是上天降下孔圣人,整个世界都在水深火热之中,你我哪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你个狗东西,竟敢直呼他老人家的名字,还还……还以哥哥自居!你想气死我么?!刘谐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又傻又迂的假道学了:你说得真对,怪不得羲皇以前的圣人都是整天点着纸烛走路的。那家伙彻底没辙了。
        
         这道学先生应该就是周敦颐、程颢、张载、朱熹之流,李贽对他们的鄙视真是一目了然。他自己在《阳明先生年谱后语》中也老实交代:“余自幼倔强难化,不信学,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道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李贽是个有故事的人,我就不多说了。
        
         我想说的是,李贽借刘谐之口自称孔子的哥哥,是为了猛批程朱假道学和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卫道士、伪君子,当然李贽对孔孟之学也大加鞭挞,他认为孔子并不是什么圣人,和大伙一样是凡俗之人,“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焚书•答周柳塘》)。这实在很好理解。在李贽那个时代,中华帝国制度已经衰微、没落,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经过周敦颐、程颢、张载、朱熹之流的改造,已经成了纯粹的杀人机器,原来那股子活泼、灵动、人性化的思想已被扼杀得一干二净。我想,李贽是深刻了解孔子其人的,鞭挞归鞭挞,但还是有分寸的,要不,他怎不借刘谐的口说“我仲尼祖也”?让孔子做自己的孙子岂不更爽?李贽鄙视朱熹之流是绝对的,对孔子还是留了一手,我想他应能领略到孔子的人味的。
        
         我还想说的是,经过五四以降中国众多知识分子对“孔家店”(其实是“朱家店”)的一通猛批之后,今天再去无厘头猛批孔子,还不如沉潜下来将孔子的人味一面发掘出来,更有建设性意义。毕竟,孔子及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都已经或多或少进入了我们的“遗传基因”,这是难以改变的事实。在我,孔子是有药可救的,孔子是值得我去倾心结交的,剩下的问题:我辈应更虔诚、更努力,打好地基,备好砖瓦。
        
         建明于广州
           2008、4、10
        
        
      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
      令字辈,平阳派二支(漆桥支)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声望+3
        • 财富5
        • 积分2351
        • 经验34120
        • 文章1965
        • 注册2004-04-12
        写在前面的话 之三
          
           实话说,于《论语》,我是童子功,这算不得什么,几岁的孩子懂个啥,光知道死记硬背;随年月的增长阅读的加厚,我越发痛觉孔子难以拿捏,太大,难以一窥全貌,太飘,难以一把抓住。记得有次,友人问我:你读这么多年古书,你给我说说——孔子的核心思想到底是什么?别绕弯哟!这一问,登时让我愣住了。
          
           孔子的核心思想到底是什么?学界曾进行过多次争论,惜无统一的结论。到底是“仁”还是“礼”?当然说是别的也大有人在,譬如“孝”,譬如“中庸”,譬如“仁恕”等等,但以“礼”和“仁”影响最大,当是不争之事实。
          
           问题是:核心思想不可能有两个。要不叫什么核心思想?
          
           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想抬高一下孔子,就说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想压一下孔子,就说他的核心思想是“礼”,孔子成跷跷板了都。我自己有时就是这么做的,矛盾极了,觉着有两个自己在心里头打架。这是非常不好的研究态度,学问不能这么做。
          
           以我个人的经验,早年我是只把“仁”归于孔子伦理学的范畴的,而将“礼”归于政治学范畴。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自己弄错了。
          
           弄错之一,原来“仁”不仅仅有伦理道德上的意义,更有政治层面的意义,尽管孔子没有直接提出,但由孟子提出来了。孟子是主张“仁政”的,“君轻民贵”。孔子呢?孔子更偏向统治者这一极,但他也给统治者设定了前提,所谓“君礼臣忠”,你待我以“礼”,我就“事君,能致其身”(《论语学而篇》)。更关键的是,孔子所处的春秋,虽无义战,但诸侯国那么多,对人才的竞争很激烈,都想笼络一帮人才为己所用;孔子自己也一而再再而三地离开某国前往他国。这和后来的帝国时期简直两回事,天下大一统,读书人或说人才,没有第二个工作单位,只能进入朝廷给皇帝老儿打工,用李世民先生的话概括,“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一句话,将“仁”只看成孔子伦理层面,毫无疑问是一种狭隘。
          
           弄错的第二个地方,是对“礼”的看法。“礼”当然意味着一种对任何人都有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制度,所谓“礼制”是也。在孔子时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难怪孔子强调“为国以礼”(《论语先进篇》)。但是,“礼”在个体意义上也是一种修养方式。《论语学而篇》里,孔子回答子贡就说过:“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这个“礼”不是修养方式/境界又是什么?
          
           总之,“仁”和“礼”是立体的,决不是单一层面的。
          
           最后回到友人提出的那个问题:孔子的核心思想到底是什么?
          
           在此,我给出自己的观点:仁!
          
           具体的分析将是一篇长文,此处不赘。相当一个时期,我将秉承这一观点,以后思想若有发展,再行撰文。
          
           说这么多,无非是说——幼时的阅读大抵是不可靠的,研究中国古代文化,非要历经时光的淬炼不可,务必充分考虑时代背景,以“人”的角度和思维去权衡,去分析,去综合,去比较,去深入,才可能做出同情之理解,要不就会陷入虚无,这话虽是老生常谈,但确实发自本人肺腑。
          
           以下这些参考书目,当然只是我学习、参悟《论语》而阅读、研究的一小部分——我离江西而广州离广州而北京离北京而又再返广州,书籍遗落太多,不说也罢——它们给我营养甚多,不少著者态度之严谨与认真,视野之广阔与深邃,志趣之远大与高迈,有时真令我大为羞惭……
          
           参考书目:
          
           司马迁:《史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
          
           司马光:《资治通鉴》,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何晏:《论语集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孔颖达:《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罗炳良,靳诺编著:《论语解说》,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版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4年版
          
           熊十力:《原儒》,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版
          
           张中行:《禅外说禅》,中华书局,2006年版
          
           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05年版
          
           钱穆:《孔子传》,三联书店,2005年版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台北学生书局,1990年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南怀瑾:《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幺峻洲编:《论语索引》,齐鲁书社,2005年版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三联书店,1996年版
          
           罗光:《中国哲学史•先秦篇》台北学生书局,1982年版
          
           罗光:《生命哲学总纲》(李匡郎编撰),台北自立书局,1997年版
          
           蔡尚思:《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匡亚明:《孔子评传》,齐鲁书社,1985年版
          
         
         
        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
        令字辈,平阳派二支(漆桥支)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声望+3
          • 财富5
          • 积分2351
          • 经验34120
          • 文章1965
          • 注册2004-04-12
           附上个人简历:
            
            临川建明,原名吴建明,70年代生于江西临川。诗人,学者。大学期间即致力于东、西方文、史、哲深层研究,整理相关笔记400余万字,另有诗歌、散文、小说、评论若干。可能是中国70后最为博学者。然世界总比想象中更大,更幽深,故惟有继续惶恐之、沉潜之,不敢稍懈。
            
            邮箱:wjm514514@126.com
            
            QQ:604409558










           学而第一
            
             君子的三重境界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音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音运),不亦君子乎?”
            
            我不喜欢朱熹,也不喜欢他的《论语集注》,但他对《学而篇》的这句评语,我还是认可的:“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足见此篇在《论语》全书中的重要地位,所谓“凤头”是也!
            
            常去广州天河购书中心,每次都会翻翻那些新出的各种《论语》译本/注疏,几乎都是你抄我我抄你,大家一起来抄朱熹,恶心透了,学者们到底怎么啦?这哪是什么学者,分明就是“学贼”!我自己手头也有不少名家译本/注疏。就本章而言,让我满意的,一家也没有。
            
            大致说来,几乎都是这么理解的,即孔子在这里说人生有三乐:学习之乐,朋友之乐,君子之乐。前几天我看一个视频,一个“大师”就以“学而时习之”为例,强调孔子的“学乐”精神,要听众们也能那么快乐地学习。快乐地学习当然没有错,但不是本章的主旨。
            
            “学而时习之”,真是学完之后再时时(时常)去温习?或,时时(时常)去实践?或者就像南怀瑾老先生说的那样,随时注重“时”和“习”,要随时随地学习,是这样的吗?要不,就像傅佩荣先生所认为的,这个“时”,是合时宜,真是这样吗?
            
            那么多名家都认为这三句不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是三个意思——学习之乐、朋友之乐、君子之乐,凑在一起。开什么玩笑?!《论语》的编辑工作,岂是一个“凑”字就能定论的?!这是不是过于轻薄了?
            
            读本章,我发现一个小小的秘密,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就是“说”与“乐”。
            
            “说”(通悦),来自《易》的兑卦,这是没有疑义的。《易 说卦》说得很明白:“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兑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五十八卦,也是《周易》中唯一谈论喜悦的卦,论述用喜悦治理国家的卦——“初九,和兑,吉。九二,孚兑,吉,悔亡。”
            
            和兑是上下和谐举国喜悦之意;孚兑是国王用诚信换来百姓喜悦之意。这样的喜悦,和国家得治挂钩,当然是大喜悦。这样的喜悦,不是一个快乐的“乐”字所能表达的。我以为,同样是开心,“说”的程度是大于“乐”的。
            
            这么说来,“学而时习之”的“时”,应该是指“时代”、“时世”,而决不是“时常”、“时时”之意!“学”当做名词讲,学术思想之意。“习”,采用之意。
            
            豁然开朗了!
            
            这一章其实是谈君子的三重境界的。
            
            这是一个关于君子的同心圆结构!
            
            外圆是“时”,中圆是“朋”,圆心是“君子”。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样的视角,都是从大往小,当然二者的意思是不同的。
            
            “朋”,同类也,志同道合之人,知己之意。
            
            “来”,追随,归附之意。《子路篇》——叶(音社)公问政。子曰:“近着说,远者来。”这“来”字,均是追随、归附之意,而不是“到来”。
            
            “君子”,一般说来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地位尊贵之人,一是指品德高洁之人,本章是指后者。
            
            本章我的解释是——
            
            孔子说:“自己的学术思想能被时代采用,难道不令人内心大为愉悦吗?(退而言之)无论多么遥远,知己们都前来追随,不也很高兴吗?即使没有一个人能理解我,我照样不怨恨,这不也是君子风骨吗?”
            
            对本章做这样的理解,就能很好、很全面地理解孔子。孔子终生都是一个积极的行动主义者,“小康”是其基本目标,“大同”是其远大理想,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和理想,没有一颗与天下苍生紧紧相连的心,是不可能的。心系苍生,必为君子。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穷则独善其身,是为基本。在此基础上,去影响自己的知己良朋,然后去影响时代。
            
            通读《论语》,我们就能发现,本章和《宪问篇》这一章,其意互相呼应——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我以为,将“君子的三重境界”作为《论语》的“凤头”,是恰当的,这是全书的灵魂所在,也是孔子思想的灵魂所在。不如此,《论语》岂不平庸之至?!
          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
          令字辈,平阳派二支(漆桥支)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声望+3
            • 财富5
            • 积分2351
            • 经验34120
            • 文章1965
            • 注册2004-04-12
             做人、治国的根本原则
              
              (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音剔),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有子是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33岁,也有说小13岁的。《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一般都称字,本章称有若为子,故有人怀疑有若的门生参与了《论语》的编辑工作,为表示对老师的尊重,称呼有若为“有子”。“子”是中国古代对有地位、有身份、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就像现在大学里的“博导”一样,很有面子的。
              
               前面那一章是子曰,怎么现在突然就转到了有子身上?难道真像某些名家所认为的那样——《论语》的编排工作做得很差?非也!
              
               先来看看有子这番话的解释——
              
               有子说:“在家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而喜好冲撞上司的,很少见。不喜好冲撞上司,而喜好违法乱纪的,更是少有。君子学问之道就在于培养自己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心,这个做人的根本建立了,人生的原则也就有了。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孝,是指孝敬父母。弟通悌,指弟弟对兄长的尊敬。
              
               明白这番话的意思,有子在这里出现再正常不过了。这番话谈的是“做人、治国的根本原则问题”——有子这番话的逻辑是,小家好了,大家就会好,大家好了,国家自然就会好。表面看上去,很有道理,想法很好,值得表扬。孔子是主张一种制度化的组织治理的,但这种制度,是软制度,执行起来很困难,因为无法量化,无法责任到人。
              
               我们来回顾一下孔子的时代背景。
              
               春秋时代的权力链条是:天子——诸侯——大夫。顺便插一句,大夫下面是“士”,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这个“家”不是指“小家庭”,是指大夫的采邑,大夫有自己的地盘,手下的士,应将这块底盘上的事情弄好,这就叫“齐家”。这一权力链条的基础是宗法血缘关系。到了孔子,春秋已到晚期,所谓“礼崩乐坏”最大的表现就是这种宗法血缘关系的渐渐松弛。孔子为这个特别心急,是很好理解的。但是地缘关系取代血缘关系,行政组织代替血缘组织,是历史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尽管历史交由秦始皇统一了各个邦国,进入了帝国时代,但是,“孝弟说”仍被历朝历代的帝王继承下来了。很多朝代都标榜自己“以孝治国”,用最小的统治成本将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网中,何乐而不为?这一统治模式,对中国,甚至整个东亚的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最后来说说这个有子。这个有子的故事很精彩,《史记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如此记载:
              
               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他日,弟子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瞿年长无子,其母为取室。孔子使之齐,瞿母请之。孔子曰:‘无忧,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敢问夫子何以知此?”有若默然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
              
               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很想念恩师,因有若长得酷似孔子,大伙就立他为师,以了却心中绵绵的思师之情。这个办法肯定行不通。有若哪有孔子之才德?果然,他栽在一道难题上,被大伙给赶下来了。孔子这帮弟子真是好玩得很,后世的程朱之流多么无趣,他们看到《史记》这个记载,不心虚么?不脸红么?
            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
            令字辈,平阳派二支(漆桥支)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声望+3
              • 财富5
              • 积分2351
              • 经验34120
              • 文章1965
              • 注册2004-04-12
                
                少忽悠,多办事
                
                (3)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论语》跳跃性很大,活泼、灵动,就像一束束美丽的小花在你的怀里争相跳跃。
                
                 从子曰一下子跳到有子,又从有子一下子跳到“巧言令色,鲜仁矣!”,怎么回事?
                
                 来看看本章的解释,很简单——
                
                 孔子说:“花言巧语,油滑伪善之人,是很难达到‘仁’的境界的!”
                
                 如果说上一章有子那番话是谈做人、治国的根本原则问题,本章则立了一个反面教材:君子必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得花言巧语,忽悠误事。看来孔子很是欣赏质朴无华、行动力却很强的人。这样的人,谁不欣赏呢——尤其在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
                
                 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他一个得意门生——曾子。
                


                
                从傻小子到一代大儒
                
                (4)曾子曰:“吾日三省(音醒)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我发现孔子不少弟子,都很有意思,好玩极了。这也是本人多年来一直喜爱《论语》的重要原因之一。假正经、不好玩、无趣之人,你不想躲得远远的吗?
                
                 《论语先进篇》里讲到: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这个参,就是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死于公元前436年,名参,字子舆,鲁国人,是孔子第三批弟子,孔子分三次集中招生,第三期招了很多留学生,他是土著。
                
                 “参也鲁”,说明曾子脑瓜子一般,不是很聪明,甚至可说有些笨,有些像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但他和郭靖又很是不同,奇怪!曾子17岁拜孔子为师,据说26岁就悟了道,27岁就已经开始教学工作,开始向外面招收学生了,不简单。一个脑子不聪明甚至有些笨的人,不到十年,一飞冲天,他凭什么呀?恐怕只能凭一个“诚”字,谨慎、用心,刻苦,态度端正,每天进步一点点,终于用不到十年的时间把自己练成了绝代高手。
                
                 曾子当然是一个诚实君子,一个大孝子。《孔子家语》、《说苑》等均记载了他的故事:曾子芸瓜而误斩其根,曾皙怒,援大杖击之,曾子仆地;有顷苏,蹶然而起,进曰:“曩者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他因为不小心把瓜秧弄坏了,遭到他老爸曾皙的暴打,不跑也不躲,被揍个半死,反过来他还向老爸请罪:“爹地,刚才我错了,害得您老生气了,您别累坏了,好不好爹地?”日后,孔子还为这个事儿批评过曾子,说他原则性很强,灵活性不够。
                
                 就是这么个曾子,成了公认的一代大儒。
                
                 他是怎么修行的?本章有所披露——
                
                 曾子说:“我每天从以下三方面来反省自己:给别人办事尽心了没有?和朋友交往诚实与否?老师传授的知识落实到位了没有?”
                
                 为人谋而忠,当是一个君子立世、成事的起码前提,谋而忠则能建立自己的美誉度,也能抚慰自己的良心;与朋友交而信,则能朋友遍天下,四海之内皆兄弟,胸襟开阔,心情愉快;传而习,则能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步步前进,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风雨之后才能见彩虹。
                
                 哦,曾子成功的秘诀并不复杂呀,但要做起来,不简单。
                
                 很多很多年以后,当曾子道出以下气象万千之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谁能想到他当初可是个身陷“瓜秧门”事件的傻小子。
                
              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
              令字辈,平阳派二支(漆桥支)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声望+3
                • 财富5
                • 积分2351
                • 经验34120
                • 文章1965
                • 注册2004-04-12
                学而第一
                  
                  如何谋得永续发展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千乘(音胜)之国,是指拥有千辆战车的国家,每乘指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兵72人,后勤保障人员25人,共100人,千乘合计兵力10万人,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晚期,只能算是一般的国家了,算不了大国。孔子只是举一例,说明治国之道而已。
                  
                   要想如何谋得永续发展,看来必须把握三点:一是敬事而信,一是节用爱人,一是使民以时。
                  
                   孔子的话,用现代话说就是——
                  
                   “治理一个国家,必须认真、踏实地处理每件国家大事,言而有信,节俭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不要耽误农时”。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当然是主张以人为本的。诚如我在“写在前面的话 之三”中所说,孔子的为政思想终究还是偏向统治者那一边。爱人,是指爱护官吏,“人”是官吏,“民”才是老百姓。“人”和“民”是两回事!当然,孔子还是希望统治者不要在农忙的时候役使百姓,那会耽误农时,庄稼收成不好,会闹民变的。
                  
                   孔子是受时代局限非常明显的一代哲人。因此,我当他不是圣人。他是有缺点的人,本章即是例证。
                  
                  
                 学而第一
                  
                  道德教育必须先行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音剔,通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本章的意思很简单——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尊敬师长,言行谨慎,信守承诺,对人要有一颗温暖的爱心,亲近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仁者。做到这些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就可以凭自己的兴趣去学习文学知识。”
                  
                   “弟子”通常有两个意思,一是年轻人,一是学生、徒弟,本章指前者。
                  
                   “入”,是指在家,进到父母的起居室。“出”是指出门在外,离开父母。
                  
                   本章在强调“孝弟”外,还多了几个同样重要的词:“谨信”、“ 爱众”、“ 亲仁”,这些都是道德教育的必修课程,比“文”更为重要。孔子是他那个时代公认的最为博学之人,但他并不以“文”为第一,说他是道德先生,一点没错。
                  
                   孔子如此强调“德行”,无形中也暗合了当时和后世统治者的需要,宁要听话的奴才,不要不听话的人才,“德行”有时真是一把杀人的软刀子。“德行”和“文”同样重要,不可偏于一端,一偏,容易出大问题。
                  
                   清朝康熙年间的李毓秀先生根据本章写了一部童稚发蒙教材《弟子归》(原名《训蒙文》),影响仅次于《三字经》。
                  

                 学而第一
                  
                  什么是真学问?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卫国人,是孔子三期留学生,公元前507年出生,约前420年去世。这个子夏性情很孤僻的,不太爱和人打交道,走的是深沉的路线。
                  
                   从性情上讲,我不是很喜欢这个人,不好玩,但格外欣赏他,因他实在是孔子最重要、最关键的弟子之一,在我看来,他的重要性决不亚于曾子。子夏在西河讲学五十多年,风头一时无两,时人称为“孔子二世”,对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军事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子夏可能是孔门弟子中最具独立思考意识之人,善于琢磨,有自己的主见。他的独立思考善于琢磨,在本章有所体现。
                  
                   贤贤易色,第一个贤,是动词,以……为贤,第二个贤则是名词,贤人。色,是神色,决不是什么好色之类。
                  
                   能竭其力,是指尽自己的力量,量力而行,不要打肿脸来充胖子。
                  
                   我对本章的解释是——
                  
                   子夏说:“见到学问修养好的贤人,立刻肃然起敬、态度谦恭;孝顺父母,能尽到自己的心力;对上司交代的任务,能放弃自我私心,尽最大努力去完成;和朋友交往,信守承诺。这样的人尽管没有读过一天书,我也一定要说他真有学问。”
                  
                   如果说孔子是个宽厚的长者,温和的仁者,子夏则是个物质主义后生,喜欢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派。以子夏为中心的西河学派与以曾参为代表的洙泗学派是截然不同的。前者重视社会功用,谋求的是富国强兵,后者则以“孝”为圭臬,旨在聚合日益松散的宗法关系。因此,子夏更为统治者接纳、欣赏,“孔子卒后,(子夏)教于西河之上,魏文侯师之,而咨国政焉。”作为魏文侯的国师,投在他门下的弟子极多,譬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李悝、商鞅等等,都是子夏亲传或再传的著名弟子。
                  
                   子夏和法家脱不了干系,但他没有完成从儒家到法家的转变,只是一个从儒到法的过渡人物,但这“过渡”二字,孔子的亲传弟子,也只有子夏才当得起啊!子夏的思想主流当然还是儒家这一套,当无疑义,本章即为例证。
                  
                  
                 
                 

                 
                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
                令字辈,平阳派二支(漆桥支)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声望+3
                  • 财富5
                  • 积分2351
                  • 经验34120
                  • 文章1965
                  • 注册2004-04-12
                  学而第一
                    
                    君子的五种态度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本章历来有争议。
                    
                     争议之一,在断句。
                    
                     有一种流行的版本,这么断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将“学则不固”视为“君子不重,则不威”带来的必然结果,那意思是,因“君子不重”,所学到的知识也不会牢固。太牵强了!
                    
                     我当然反对这样的断句。
                    
                     理由是,《论语雍也篇》记载得很清楚,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意思多明显,智慧这东西就好比是水,是变化不定的,是动态的。也就是说,只有不断学习,将所学与实践联系,经过世事的不断历练,才会变得智慧起来,因为智慧是活的,是生长性的事物,不是死的。所以,学则不固,其意思必然是,不断学习才可以使人不闭塞。
                    
                     这么说来,学则不固,其实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和前边的“君子不重,则不威”,后边的“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是一样的地位。
                    
                     本章说的其实是5件事:
                    
                     1、君子不重,则不威。
                     2、学则不固。
                     3、主忠信。
                     4、无友不如己者。
                     5、过,则勿惮改。
                    
                     打个不那么恰当的比方,本章的“笔法”相当于今天的哲理小品。下边我会给出自己对本章的解释。
                    
                     本章争议之二,在“重”字。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是这么理解的:重,厚重。威,威严。我很小的时候,大约是上初一吧,读到这个注释,就不以为然,心里头相当不高兴,觉得君子不一定非要这样啊,非得端起个架子,死扳着脸吗?那样有劲吗?累不累?孔子可是一个很幽默,很活泼,很好玩的人哟,这绝对不是孔子他老人家的本意。无论从直觉,还是逻辑上,我都不可能认可朱熹这个说法,他也太过分了,把孔子弄成伪君子了。
                    
                     这个重,应该是自重,自尊,自爱,自己看得起自己的意思,这才是真君子,世人皆不理解我,嘲讽我,我仍自得,坚强,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总有一天会得到别人尊重和信任的。这才是“君子不重,则不威”的本意,不是吗?
                    
                     本章争议之三,是“无友不如己者”。
                    
                     还是以朱熹为例,他是这么说: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这是不是太功利了?太势利了?这样选择朋友,断不是君子所为。要是朋友知道了,也会害怕的,有一天我不如你厉害了,你小子就不认我这个朋友了?再说,要判断一个人比自己更厉害,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可能书法比我厉害,但唱卡拉OK不如我,可能演讲比我牛,但炒菜不是我对手,总不可能各个方面都比自己强吧,世上有这么厉害的强人么?奇怪的是,持朱熹这个观点的人还不少。
                    
                     尺有所短,寸有所强。人,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自己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个态度才是端正的,可取的。“无友不如己者”,应该是,每个朋友都自有其长处,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也正因为需要学习的地方无处不在,所以,一旦发现自己的过错,就不要怕改正,“过,则勿惮改。”孔子说话逻辑真是清晰得很!
                    
                     总之,我对本章的理解是——
                    
                     孔子说:“君子不自重、自爱,就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不断学习,才可以使人不闭塞。为人做事要忠实可靠,讲究信用。每个朋友都自有其长处,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发现自己的过错,不要怕改正。”
                    
                     稍微总结一下本章,孔子谈了“君子的五种态度”:重,学,忠信,友,改过。
                    
                     时间过去2000多年,但孔子说的这几种态度,依然对我们的人生具有不可磨灭的指导意义,从这个意义上,人性是差不多的,或者说,人性中那些恒常的东西是差不多的。作为伟大思想家的孔子,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模式、情感模式的形成,有着无可估量的影响力,的确是了不起。
                    
                  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
                  令字辈,平阳派二支(漆桥支)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声望+3
                    • 财富5
                    • 积分2351
                    • 经验34120
                    • 文章1965
                    • 注册2004-04-12
                    学而第一
                      
                      慎始慎终方能成就人生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本章最易误读。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如此解释——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民德归厚,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故以此自为,则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则其德亦归于厚也。
                      
                       一般的版本也都大同小异:慎重送终,追念先祖,民风就会淳厚起来。
                      
                       《学而篇》谈的是君子,君子的境界,使命,作为,态度等等,怎么突然出现了丧礼?
                      
                       诚然,曾子是个著名的孝子,《二十四孝》中有他的事迹。另,儒家也的确重视孝,因为孝是忠的前提和基础,前面第二章有子已经说过:“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但这就是本章必然涉及到“孝”、“丧礼”的原由吗?
                      
                       或者说,重礼,确实是孔子及儒家的重要思想,孔子是非常重视丧祭这一仪式的。丧祭于孔子,已不单单意味着是活人对死去先人的追念之情,更多是通过这一仪式,庄严地弘扬一种孝道,从而对日渐松弛的宗法关系予以聚合,前面已经说过,在孔子的时代,宗法关系已经松散了。但这必然就是本章的主旨吗?
                      
                       这一切,不能不令人怀疑和深思。
                      
                       只想这么追问一句:慎重地给先人送终,怎么个慎重法?是不是下葬的排场铺得越大就越显得慎重?排场小,就显得轻浮、不慎重了?报纸网站时有报道,现在不少先富起来的人家,给死去的父母下葬,真是奢侈无比,那是慎重吗?不,那是显耀,显耀自己有钱,是做秀,是要穷人眼红、自卑,恨自己没钱。这样很容易导致“仇富心理”的,会让民风淳厚起来吗?答案:NO!
                      
                       我们还必须回到文本。终,是结局,结果的意思。远,是源头,开始的意思。我们日常所说,做事要有始有终,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虽是大白话,其实恰好吻合了本章之主旨。
                      
                       本章我的解释是——
                      
                       曾子说:“做任何事情,要有通盘计划,有始有终,慎重对待,大家都遵循这个道理,民风就会淳厚起来。”
                      
                       这个意思也切合曾子自身,曾子一向刚毅木讷,沉稳厚重,决不轻浮,以他不算聪明甚至可说是有些愚笨的资质,竟练成了绝世修为,其中自有深意焉。
                      
                       今天已是一个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选择职业的机会多多,到底选一个什么样的职业,让很多刚毕业的学子犯愁。不用愁,只要对自己的性情、专业、能力,有个通盘的比较、综合、对比,就能做出较理想的选择,自身与职业之间就能达成最佳切合,当然选择之后,还要慎始慎终,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
                    令字辈,平阳派二支(漆桥支)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声望+3
                      • 财富5
                      • 积分2351
                      • 经验34120
                      • 文章1965
                      • 注册2004-04-12
                      学而第一
                        
                        对孔子的一次侧面描写
                        
                        (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生于公元前520年,小孔子31岁,卫国人。子贡这家伙真是太可爱了。孔子的弟子中,他是最令我开心的。我个人不是很喜欢颜回,老觉得颜回有装的嫌疑。我是真喜欢子贡和子路两个,前者机敏聪慧,能言善辩,人味十足,后者性情率真,粗鲁可爱,心口合一。子贡让我深受感动之处颇多。试举一例——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记载:
                        
                         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中。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宪摄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惭,不怿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
                        
                         大意是,孔子死后,原宪(孔子弟子)在草泽中隐居起来。做了卫国国相的子贡,带了一大帮人马去看望原宪,威风极了。子贡问原宪:“你窝囊成这样,不难为情吗?”原宪答道:“在老师那里学了道,却不能施行,才叫难为情。我穷是穷,但没什么难为情的。”子贡感到好惭愧,只好郁闷地离开了,一辈子都为这句错话感到羞耻。
                        
                         不就说错一句话吗?竟然一辈子都在后悔,这是什么品德?
                        
                         这难道还不是一个纯粹的君子,纯粹的人?!
                        
                         另,孔子死后,唯子贡为恩师守孝6年,这种情怀,现在到哪儿找去?
                        
                         还有,子贡做生意很厉害,家财万贯,是中国第一个儒商,有个著名的说法,“端木遗风”,说的就是他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现在要是给一个生意上的朋友送个牌匾,写这四个字,假如这个朋友有点文化,知道这是在夸他,会很开心的。
                        
                         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认为他是孔子的弟子,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有记载。子禽到底是不是孔子的弟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本章中,他向子贡提了一个有关孔子的问题,看似有些八卦,也很不好回答,我们来看看能言善辩的子贡是怎样长袖善舞的——
                        
                         子禽问子贡:“老先生每到一个诸侯国,都能知道人家的政事,他是主动去打听的,还是人家自愿告诉给他的呢?”子贡回答:“老师他老人家集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等优良品德于一身,才有这样的资格。即使他老人家主动去打听,恐怕也和一般俗人不一样吧?”
                        
                         “必闻其政”,是指都能知道人家政事,不是打探、打听的意思,孔子不是今天的狗仔队。为什么孔子能知道,而别人不知道?因为孔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一个人能有一条优点就已经不简单了,孔子一个人集5条优点于一身,有足够的魅力吸引别人,让别人自愿为他提供各路新闻。因此,有学者认为,在孔子一步步走向圣人高位的进程中,子贡是第一个直接在孔子背后用力猛推的。子贡猛赞孔子的话不少,“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论语子罕篇》,《论语》中还有他曾把孔子比做日月,我不再举例了。子贡宣扬孔子伟大,话说得如此直接,但不会令人讨厌,也不觉得肉麻,只能说子贡讲话水平高。
                        
                         温,与和,一般连用,想必孔子在弟子们面前是很和气的,亲切的,令弟子们如沐春风,快快乐乐地学习,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己的性情,弟子们有福了!
                        
                         恭,与敬,一般也连用,待人恭敬,其实就是尊重他人,有礼貌,不粗鲁。孔子作为那时的公众人物,比现在的明星强多了,报章网络上不时报道现在的明星对粉丝说粗口,急了就问候对方的母亲,还以为这是酷,真该向孔子学习学习。尊重他人也即尊重自己,多简单的道理,明星们难道连这个基本道理都不懂?
                        
                         让,是谦虚,谦让之意,不是畏惧。对生命有足够的体悟,才会发自内心的谦虚,这样的人才会进步,就像水,看似无形但其力量甚大,水滴而石穿,君子当让。
                        
                         子贡用不到30个字,就将孔子的形象传达得这么高明,夸得让人信服,古人惜字如金,果然不假。
                        


                      学而第一
                        
                        “听妈妈的话”
                        
                        (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首先交代一下:本章标题,来自台湾流行歌手周杰伦歌曲《听妈妈的话》。
                        
                         本章也是富于争议的。
                        
                         鲁迅先生在《坟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如是说——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超越了自己,就是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
                        
                         鲁迅先生对封建吃人礼教的不遗余力的批判,我们都知道的,对先生的这种批判精神,我个人也表示十二分的敬仰,这都没问题。但仅就本章而言,我和先生的看法不同。关键在一个“道”字。如果这里的“道”,是指“规矩习惯”,或者“父辈走的老路”,那么先生的批评当然是对的。但这里的“道”,决非“规矩习惯”,也不是“父辈走的老路”,而是“导”,“教导”。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句的主语是什么?必须先弄清楚这一点。“父在,观其志”,说的是子女;“父没,观其行”,说的也是子女;“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说的还是子女。
                        
                         如果说,子女在父母死后多年,自己的思想观念仍停留在过去父母健在的时代,毫无发展,不根据时代的情况做出相应调整,那当然,我们可以说,孔子宣传的是一种腐朽的东西。打个浅显的比方,父母在世的时候看的是黑白电视,父母死后,互联网都已铺天盖地了,我们做子女的却始终抱着一个黑白电视机不放,不上网,也不看彩色电视,这哪里是孝顺不孝顺的问题,这是神经病!如果子女在父母死前死后,都保持一致,父母健在时,很温和、善良、正派,父母死后子女还是同样温和、善良、正派,那么我要说,孔子讲得真好,孔子对人性的洞察真是深刻。
                        
                         你当着某人的面,和背着某人的面,对他的评价始终如一,那么别人一般都会说你是个真君子,不是长舌妇,难道不是这样吗?对父母的孝顺,在某种意义上是深刻的尊重与尊敬,不是做做样子。举头三尺有神明,父母虽死,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仍时时萦绕于心,谁家父母不希望生出这样的子女?
                        
                         因此,我对本章的理解是——
                        
                         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父母死后,要看他的行为;父母死后几年,他仍旧保持原来的本真面目,这样的人就可以算是孝子了。”
                        
                         孔老先生在本章其实是讲真君子必须坚毅、正直、始终如一,不因父母过世而有所松懈、改变。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生我养我,依照自然规律,当死在我们前面,我们做子女的拿什么来回报父母?“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亲爱的父母,你们在地下可以放心了!
                        
                       
                       

                      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
                      令字辈,平阳派二支(漆桥支)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声望+3
                        • 财富5
                        • 积分2351
                        • 经验34120
                        • 文章1965
                        • 注册2004-04-12
                         学而第一
                          
                          如何创建和   谐社    会?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每读《论语》,我都折服、醉心于它结构的精巧。表面上,它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但那根贯穿其间的线始终都在,形散而神聚,飞扬饱满,汪洋恣肆,大气磅礴,直让一颗心久久为之跳荡、兴奋,真乃雄文也!
                            
                           《学而》讲君子。君子当然不单薄的。本章讲的是如何创建一个和  谐社   会的问题。儒家是入世的,真君子当然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撞了无数次南墙之后的孔子仍坚定地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这是在批评那些整天和鸟兽做伴,也就是隐居山林,不问世事之人,在这样的老师的教导下,孔门有关创建和    谐社      会的话题,估计会是热门话题。
                          
                           有子在本章中谈到了礼,谈到了先王,我在这里插些话。
                          
                           我们都知道孔子这人是崇礼的,但他是为了复古而复古吗?周游列国的时候,一逢处境不好或受了委屈,他就带一帮弟子演礼,以至有一回在树下演礼,司马桓魋竟威胁说要杀掉他,叫人把树砍了,孔子演不成了。孔子对礼是真的执着。他这么做,恐怕还是想寻回人们失去的信     仰。孔子的基本目标是小康,远期理想是大同,何谓小康?何谓大同?
                          
                           《礼记 礼运》这么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意是说,尧舜和尧舜之前的时代,实行的是大道,天下是大家伙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很和睦。人们不单单只爱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大家都没有奸诈之心,天下太平、团结、安定。
                          
                           小康呢?“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 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大意是,大道消隐以后,天下就变成家传的了。人们只爱自己的父母和孩子。统治者拿礼义来作为行为准则,以期摆正君臣父子兄弟夫妻关系,天下就出乱子了。禹、汤、周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是其中的杰出人物,对待礼义一事很认真,他们当政的时候,算是小小的太平、团结、安定。
                          
                           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是倾慕尧舜和尧舜之前的时代的。不过,这已经不可能了,时代一如长江水,流走就回不来了。再说了,尧舜和尧舜之前的时代——那种原始共   产   主      义——真的那么美好吗,我一直就怀疑得很。有个叫“让我也说几句吧”的网友4月12日给我帖子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孔子 大学):先人只强调对个人的内部价值体系(心)进行调整,而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进行价值博弈形成的制度,也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这是其不足。古代的西方人主要是以宗教来正心,他们也曾经历过被宗教奴役的黑暗中世纪,但后来通过人与‘神’(人们心中对神的盲从)、人与人之间的博弈,迎来了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从而实现了以人类社会的制度来正人心的现代社会。而中国一直都未完全摆脱以道德说教来正人心的古代时期。”
                          
                           这个网友的话,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就我个人而言,对孔子也是分得很开的,孔子有让我非常喜欢的一面,也有让我不喜欢的一面。这个网友还说了——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孔子 大学):很遗憾的是,孔子及其门徒并没有给出严格的论证:为什么他宣扬的‘正统’价值体系中,‘仁’和‘财’一定要如此地对立,而无法进行统一?而在价值主义中,真正有用的‘仁’和一般意义上的‘财’都是有益于价值提升的。‘仁者’,应以其爱人,使人受益,而使自已受益,这不是什么高尚的东西,这是资本主义的精髓,亚当斯密早就说过:面包师做面包并不是他的慷慨,而是为了他自己。一个好的制度就可以集众人之私,而为众人服务,这才是真正的大仁。从本质上讲,孔子推崇的‘仁’,是和人性相悖的,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仁’,因此不能推行,可算是一种伪仁。”
                          
                           这话很尖锐,令我沉思良久。我想还是要考虑到时代背景。孔子当然有局限的一面,在孔子所处的时候,“以身发财”岂不是意味着必然要鱼肉百姓!其间简直没得选择。孔子当然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人道主义者,尽管他偏向统治者一边,但他也对统治者设定了前提:君礼臣忠。他和后来那些伪儒们绝对是两回事。伪儒们是真的要叫老百姓彻底做愚民,听任皇帝老儿杀        人放          火。孔子不是这样的。任何时代的和平主义者、人道主义者,都有值得我们敬重的一面的。
                          
                           扯远了,还是回到本章。本章意思很简单——
                          
                           有子说:“礼乐的运用,就是调整、均衡各种矛盾,以达成和谐。古代先王治理国家,可贵之处就在这里。无论大事小事,都放任不管,想自然而然达到和谐,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一味地为了和谐而和谐,矫枉过正了,不以礼去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在儒家看来,“和谐”一词有着多方面的意蕴:人和人之间的和谐,人和动植物之间的和  谐,人和悠悠天地之间的和谐。其中,人和人之间的和  谐靠礼乐来执行,“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这在孔子看来,简直就已经是奢望了,到他这个时代,礼崩乐坏,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
                        令字辈,平阳派二支(漆桥支)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340
                          • 经验9911
                          • 文章1105
                          • 注册2008-01-18
                          拜读了!
                          谢谢!
                          令字辈。自90年从教以来倍感儒家经典之重要!03年志在圣城建立首家国学馆!教授读经典习礼仪,现与北京四海经典文化传播中心合作,在论语碑苑已推广读经至今,欢迎诸位莅临指教!
                          http://905492004.qzone.qq.com/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