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后裔在南海
作者:南海布衣 南海布衣 2002/6/12稿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亦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文化名人。孔子的思想学说,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起过重大作用,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极大影响。其文化思想至今仍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1985年在美国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被列为这十大思想家之首;198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世界诺贝尔奖金得主会议中上,做出向孔子学习的世界宣言:“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 孔氏家族,以孔子嫡系长孙衍圣公为宗主,世袭公爵。衍圣公府是孔族大宗,其余为小宗。衍圣公府下的孔氏家族,因历朝的尊孔,未受王朝兴衰更替的影响,即使民国时将千年衍圣公改为奉祀官,也丝毫未动其尊贵地位,仍具有一般宗族所没有的特权殊荣和形式、内容,因而,其经久不衰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是家族史研究最完整、最典型的样本;作为维系二千多年的大家族,其宗支、谱系、继嗣、族规、族内管理极为严格、完善和丰富的个案特点,形成内在严谨的家族体系。 随着氏族繁衍,孔子历代长孙继承“衍圣公”爵位,留居山东曲阜孔府,其余子孙多移居各地;在南海市亦有不少孔子后裔。南海孔氏始于孔子三十八世孙孔戣,唐元和十二年(817)任为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管辖今广东、广西、越南地区),在岭南推行“高薪养廉”颇有政绩,后调任兵部尚书,粤人奉祀在广州名宦祠。唐朝著名诗人张继赠孔尚书诗云:“能将直道历荣班,事著元和实录间。三表自陈辞北阙,一家相送入南山。买来使女教人嫁,赐得朝衣在匣闲。宅近青门高静处,时归林下暂开关。”韩愈在“南海神庙碑”记叙亦甚详。其孙孔子四十世孔纬,唐大中十三年(859)状元,官至唐僖宗、昭宗宰相,亦以骨鯁正直为著。因朱温之乱,临终嘱其子孔昌弼避居岭南。光化三年(900)孔子四十一世孙散骑常侍孔昌弼隨宰相徐彦若出镇岭南,后定居今南雄平林村,并创办广东第一间书院“孔林书院”,传播中原文化,成为孔氏岭南派南迁始祖。至孔子四十三世孙孔承休于宋太平兴国二年(978)从南雄移居广州彩虹桥,成為珠江三角洲孔氏始祖,至今孔子后裔分居珠江三角洲等地,共有十多万人。 孔氏家族特别重视族谱的传承和修订。孔子家谱有合谱和各地子裔撰修的支谱,逢甲子一大修,逢甲午一小修,宗旨是详世系、联疏亲、厚伦谊、序昭穆、备遗忘。孔子家谱延续时间之长,族系纂辑之详细,保存之完备,均称世界之冠,联合国教科文组亦谓之“世界文化遗产”。 孔子家谱的续修工作,直接关系到弘扬儒学思想精华,涉及到深入开展谱谍学研究的课题。在国际儒学联合会(前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会长、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为理事长)及各部门鼎力支持下,经过3年多的努力,孔子家谱续修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孔子家谱续修工作机构陆续在海内外成立;自孔子至民国年间孔氏族人的完备资料,已全部输入电脑;根据不分男女的原则,打破昔日只有男性入谱的惯例,全球孔子后人的登记造册工作正在同步展开。 自孔昌弼南迁后,孔氏岭南派共有十四次修譜。每次修譜都送到山东曲阜,由衍圣公盖章确认並留底保存,现山东省曲阜文管会保存了不少已成为国家级文物的南海孔氏资料。 南海孔子后裔也视谱牒为宝,虽经多次劫难亦保存良多。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委员会(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衍圣公孔德成为主席)和广东孔子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前广东省委常委杨应彬为名誉会长)主要是据此掌握南海每一房孔子后裔的地点、人数;以松岗镇石碣约有五千余人,桂城叠滘有二千余人,南庄镇罗格村约有一千人,和顺镇共同孔村约有一千人为较集中的村落,其余皆零散居多,如黄岐南村、狮山华平、坑溪、邹边孔村、官窑百计、大沥白坎头、里水大冲、中隅、丹灶丽山、松岗显子岗、龙头等,以上皆是孔子四十一世孙孔昌弼后裔;仅大沥聚龙村一支为曲阜孔子四十三世孙孔仁玉之后,至五十四世孔克忠于明初随廖永忠大将军征南而定居南海,克忠子希达为房始祖。今南海市约有孔子后人一万三千余人。 孔氏族谱的行辈排名是按皇帝钦赐的字序。明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赐孔氏五十六世至六十五世名派:“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其中五十七世以言部字为名,弘为避清高宗弘历名讳改为宏字,胤为康熙皇太子名讳改为衍字。崇祯二年(1629),六十五世衍圣公孔胤植奏请崇祯皇帝恩准,又赐六十六世至七十五世的名派:“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清同治二年(1863),七十五世衍圣公孔祥珂奏请同治皇帝恩准,再新赐七十六世至八十五世的名派:“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七年(1918),七十六世衍圣公孔令贻又拟八十六世至一百零五世名派:“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报请北洋政府内务部备案,民国八年核准颁布在全国实行。 现在均以孔子七十世孙至七十九世孙居多,如孔子七十世孙广东鉴藏大家孔广陶;孔子七十一世孙民国广东陆军速成学校校长孔昭度、民国国会众议院议员孔昭晟、中国水科院副院长孔昭年;孔子七十二世孙香港孔安道纪念基金会主席孔宪明、清华大学教授孔宪梅;孔子七十三世孙解放军中将前湖北省委书记孔庆德、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孔庆榕;孔子七十四世孙西藏阿里地区书记孔繁森、中国科学院教授孔繁祚;孔子七十五世孙民国财政部长孙中山与蒋介石襟兄孔祥熙、中国科学院院士孔祥复、云南省军区参谋长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孔祥锵;孔子七十六世孙乒乓球世界男单冠军孔令辉、毛泽东女婿孔令华等等,孔子后裔不论天涯海角、东西南北,一看姓名便知其辈份,亦仅为孔氏独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