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
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流行于安庆、池州、徽州一带,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之一,它以安庆地方语言为歌唱基础,抒情见长,优美动听,如行云流水,富于韵味。黄梅戏剧目有大戏36本,小戏72出。唱腔100多种。伴奏乐器主要是高胡及民族乐器和锣鼓。黄梅戏以安庆为中心迅速发展,合肥及安庆市均有黄梅戏剧团和学校,农村有业余剧团。著名演员有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韩再芬等。
凤阳花鼓
又称双条鼓、花鼓小锣,流行于滁州市的凤阳和蚌埠市的怀远一带。其表现形式一种叫"唱门头",一种叫"坐唱"。后又有了新的发展,由原来的两人对唱,发展成对唱对舞、领唱领舞、群唱群舞等,并致力于歌、舞、剧三结合的发展方向。
花鼓灯舞蹈
是流行于安徽淮河一带的一种民间歌舞,尤以舞蹈见长,主要以锣鼓打击乐伴奏,舞姿洒脱、豪放、热情、优美、舞蹈语汇丰富,表现力强,群舞时气氛尤为热烈,是中国汉民族舞蹈艺术的主要代表之一。
徽剧
古称徽调、二黄调、源于黄山市的徽州,后吸取汉剧、昆腔之长,发展成为京剧。徽剧的著名演员程长庚是京剧的鼻祖。徽剧声腔分乱弹、高腔、昆曲三大类。锣鼓曲牌较多,能表现复杂的戏剧场面。其表演特点是重排场,讲对称,要求演员服饰亮丽,开打激烈,强调平台和高台武功,还注重集体表演,通过群歌齐武,制造热烈的舞台气氛。徽剧的传统剧目有1400多个。
庐剧
原名倒七戏,流行于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一带。庐剧的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大类,多以演唱表现剧中的故事和人物情感,后在表演、舞美、音乐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和生活气息。庐剧的传统剧目有200多出。
徽州三雕
黄山徽州民居的主要装饰,即木雕、石雕、砖雕。木雕用于梁架、门窗等;石雕用于室外和露天装饰;砖雕多用于门窗楣罩和漏窗等。三雕的图案取材丰富,主要包括掌故传说、飞禽走兽、祥云花卉等,以借图喻意、状景咏物,妙作佳品极多。
徽派盆景
是我国盆景重要流派之一,主产于黄山歙县卖花渔村。徽派盆景植物以梅树等枝干虬曲的木本植物为主。其特色古朴、道劲、凝重,风姿卓越,充满神韵。
新安画派
是指明末清初形成于黄山徽州的一个地区性的绘画流派,因徽州古称新安,故名。新安画派的艺术特色是构图简朴、笔墨清远、意境冷漠、超尘拔俗。早期代表人物为渐江、查士标、孙逸、王之瑞等。近代杰出代表人物为黄宾虹,他在绘画创作和学术研究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安画派。
阜阳剪纸
又叫窗花,在阜阳、毫州一带有着悠久的历史、阜阳剪纸多以吉祥喜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鱼(余)等民间题材为主,在逢年过节,婚丧喜事、祝寿送礼时,用剪纸装饰物品,其情趣醇和,绚丽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