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明代末的先祖使用清圣裔派语

楼主
奇怪!明代末的先祖使用清圣裔派语
    孔、曾、孟三姓(颜氏另祥,多不使用相同派语)均有一个同样的问题,据记载:“弘至祥”十五字为清代圣祖仁皇帝康熙年间在曲阜祭孔时所赐派语,但三姓的“宏”(初用“弘”,后修谱因避讳乾隆皇帝改为“宏”,下同)字辈的先祖均存活在明末,何解呢?
    据我族族谱记载翰林院五经博士曾宏毅,生于明万历年间,没于明崇正年间;孟氏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宏略也是明朝天启年间人;孔氏宏字辈衍圣公也是明天启年间人。

请众圣裔贤兄讨论、考证这个问题。
1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昭演[/u]发表的内容:[/b]

    孔、曾、孟三姓(颜氏另祥,多不使用相同派语)均有一个同样的问题,据记载:“弘至祥”十五字为清代圣祖仁皇帝康熙年间在曲阜祭孔时所赐派语,但三姓的“宏”(初用“弘”,后修谱因避讳乾隆皇帝改为“宏”...[/QUOTE]
应是清代先人们防止“文字狱”在修谱时一一修改吧。
2楼
昭演的问题不是"宏"与"弘"的修改.而是发现宏字辈人的人在明朝,如何介绍清朝赐字。其实“宏闻贞尚衍”与前面三字“公彦承”为明朝建文皇帝所赐,并非清帝。我个人估计在明朝四氏已经开始使用这御赐字派,只是在清朝由政府认可。
3楼
明代四姓可能是沒有立字派?

[COLOR=blue][SIZE=3]明代四姓可能是沒有立字派?後才追逆至明代,主要要理解字派的含意?主要了解清朝未入主中原的世系淵源,了解後神秘面紗將會顯露。[/SIZE][/COLOR]
4楼
    的确很多是后人追逆派语的,查很多族谱资料,明朝族中先辈原来不是使用圣裔派语,在清代修谱的时候因为必须按皇家所赐派语方被承认是圣裔,故改已故先祖名字以示对皇家恭顺,但一般有在族谱注明原名。



[imga]../images/upload/2005/12/07/111644.jpg[/imga]



[imga]../images/upload/2005/12/07/111709.jpg[/imga]
5楼
    以上族谱相片中的先辈族人,均生存在明代,其在生时使用的名字均没按圣裔统一派语命名,是在清代修谱时按规定增补,把原来的名字注明原名某某,或者将原名改为字、号入谱。至于展述原来赐派语中“弘”字,是后世修谱是因为避讳清高宗的名字“爱新觉罗弘历”而改为“宏”字,是在时间上证明修改一定在乾隆登基以后。据曾氏谱牒记载:宏字起称为“清圣裔名派”(清代出版族谱均是这样,见下图)。
    如果按卫东所述“公、彦、承、弘、闻、贞、尚、胤”是明朝建文帝所赐,我们计算一下,建文帝是明朝第二任皇帝,是朱元璋的长孙,史称明惠帝朱允文,建文元年在公元1399年,只是在位四年, 于1402年止。到明代结束的崇祯十七年(1644年)有近250年。如果是他赐的派语,应该在他在位期间起用在当代人,但孔、曾、孟三姓“宏”字辈(孔、孟为六十一世,曾为六十三派)宗子大约都是明朝末年的万历、天启、崇正三朝的人(1573-1644年之间),所赐字辈在近二百年后才使用并不合理。更何况曾族在建文帝时代还没有授封为圣裔,宗子还没有世袭爵位可言。所以说建文帝赐字说不能成立。
    反而清初康熙皇帝赐字,后世追赠字辈的说法有一定理据。因满人入关前早在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立国于东北,史称后金,后人把清帝赐的字辈往前追赠,是尊重清皇朝。还有就是清朝的文字狱盛行,满族统治者极其关注汉人文字映射。明代皇帝赐的名派谁敢在谱牒上面直书“清圣裔名派”字样?


清朝同治年间曾氏族谱
[imga]../images/upload/2005/12/23/181048.jpg[/imga]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dth 6 queries.